时间:2023-3-2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现存的《洛神赋图》版本很多,分藏于北京故宫、台北故宫、辽宁省博物馆、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和大英博物馆。

在众多的《洛神赋图》版本中,保留最完整《洛神赋图》藏于北京故宫;画面图像最短的版本,藏于台北故宫。(下为辽博藏洛神赋摹本之一,约为12世纪摹本亦非青绿设色局部图)

这些分藏于不同博物馆,不同版本的《洛神赋图》都是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的摹本。一般而言,那些距今历史极悠久的、名气极响的画作会出现这种多版本的情况。因为,在这些名作流传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摹本产生。不同摹写者绘制的摹本都不相同,因此也就出现了版本众多的问题。东晋顾恺之此图真迹早已逸失,我们唯有通过摹本来了解顾恺之原作的面目。因此,在原作不得见的情况下,不论怎样的摹本,都可以从某一方面反映原作的情况,对于我们了解原作都是有帮助的。

《洛神赋图》是人物故事画作品。作品根据建安七子之一曹植的名作《洛神赋》描绘而来。在《洛神赋》中,曹植叙述了自己在黄初三年去洛阳,渡过洛水时梦见洛水女神的故事。而故事中的洛水女神,竟然与曹植所相识的女子甄氏相似。甄氏是曹植的嫂子,也即魏文帝曹丕的妃子,曹魏帝国第二位皇帝魏明帝曹睿的母亲。在曹丕登基为魏文帝后,甄氏成为皇后,并为曹丕诞下一双儿女。根据史书记载,甄氏比曹植年长,但在长期的相处中,曹植产生了对嫂子的爱慕之情。(下为辽博藏洛神赋摹本之一,约为12世纪摹本亦非青绿设色局部图)

还有一种说法则显得更加有故事性——作为曹操的两个儿子,曹植是曹丕皇位的有力竞争者。兄弟两人明争暗斗,而此后,在曹丕当了皇帝后,他处处为难曹植,意欲除之而后快。这就有了曹植被迫七步之内创作《七步诗》的典故。在长期的交往中,曹植暗恋着自己的嫂子甄氏,但又不能表露。甄氏则对曹植也百般呵护。因此,当曹植与曹丕皇位斗争落败之时,甄氏的政治投资无疑血本无归。此后,虽然甄氏诞下一儿一女,但其最终惨死后宫,据说她下葬之日,以糠塞口,披头散发,容貌不堪。(下为辽博藏洛神赋摹本之一,约为12世纪摹本亦非青绿设色局部图)

这种说法故事曲折,完全是今日宫斗戏绝佳的题材。但故事的真实性却一直争议不断,聚讼纷纭。我们姑且搁置争论不表,就《洛神赋》本身来说,曹植在创作此文的字里行间里确实体现出了对洛水女神的依恋。而全文的故事,也正是依据曹植与洛水女神相知、相识、交往和分别的过程展开。因为曹植与甄氏之间的这段感情纠葛,加之魏明帝朝对《洛神赋》流播的讨论,后人据此推断,将《洛神赋》别称为《感甄赋》,虽有牵强附会的意思,但如上文所述,也不算言之无据,多少也是说得通的。

这个故事传到了东晋顾恺之手中,便转化成了名作《洛神赋图》。(下为辽博藏洛神赋摹本之一,约为12世纪摹本亦非青绿设色局部图)

因为此图版本众多,所以我不能将这些版本的情况全部介绍给大家,这里分别选择藏于北京故宫和辽博的两个不同版本的《洛神赋图》做对比介绍。

首先,先说说这两个版本的共同点:

两个版本均根据《洛神赋图》的故事情节展开,故事内容也较为完整;从画面构图上来说,这两个版本的人物和自然环境、背景的比例都不协调。这也比较符合画史中对于魏晋时代早期绘画“人大于山,水不容泛”风格的描述。这种比例的失调,实际反映了魏晋时代绘画的基本状态。

这种比例的失调,在今天的绘画作品中是很少出现的。但是,这种失调在中国古代绘画尚未成熟的早期作品中,确实大量存在。《洛神赋图》无疑就是个最好的例证。此外,《洛神赋图》因为依据曹植《洛神赋》的情节展开,因此,这幅作品最无法改变的便是它的母本赋予它的故事情节性——也即画面展现的内容,是以人的活动、故事的情节为线索展开的。观图的顺序便是故事发展的情节。这一与生俱来的属性也决定了这幅作品的人物画属性。

因此,我们在画作中,可以看到极其清晰而精湛的人物描绘——从面容到衣着的描绘都很清晰。至于人物故事的场景,作者对这些内容的描绘则不够精致,上文提到的比例的失调,就是最好的例证。显然,我们甚至可以从《洛神赋图》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来——魏晋时代的人物画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作为一个健全的画科,人物画已经可以在魏晋时代登上历史的舞台了。但是,山水画却依旧只能作为人物画的附属,或者是背景出现。显然,山水画依附于人物画的附庸性,也正表明这一时期的人物画或许还是绘画形态的主流,而山水画显然还没有成熟并登上历史舞台。

就不同点来说,北京故宫是青绿设色的宋代摹本;辽博的版本虽然也有颜色,但还是大量使用了水墨的技法来进行创作,从画面呈现的风格上来说,北京故宫的作品应该更忠诚于顾恺之的原作。毕竟,在辽博的这个版本中,临摹者将原本应当是青绿设色的魏晋画作风格转变成了水墨式的画卷。在青绿之色纵横的魏晋时代,以水墨来创作画作,显然是超出了顾恺之的技术范围。

而在辽博收藏的另一个版本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完全不同于顾恺之时代的绘画风格——尽管这个版本也保留了若干顾恺之所处的魏晋时代的绘画特点,同时也将故事情节尽量表现在画面中。但从渐趋严谨的人物、山石、自然背景的比例关系来说,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一版本与前面两版本之间的不同来。这个版本也是宋代的摹本,但显然,临摹者在勾描这幅作品时,融入了大量的宋代山水绘画的技巧,我们在画作背景的山石上便可看到创作于南宋时代的皴法。这是一幅临古之作,在这幅古意盎然的作品上,却有着浓郁的南宋时代绘画技法的体现。(下为局部图)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accp-china.com/qgst/qgst/250520.html
------分隔线----------------------------